其实,对于云计算,我们一直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担忧:数据失控。将个人数据存储在由亚马逊、谷歌和微软之类云服务商提供的空间上,就如同把你存在自家保险柜里的东西放在了银行金库里。而且在存放的时候,我们还不得不接受一些不那么公平的服务条款—这些条款在其他领域很难被人接受,但却符合网络信息领域的惯例。它们的主要作用是:告诉用户云服务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,并且规避掉因为数据丢失而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。
很多人在开始使用云服务时,可能并没有仔细阅读相应的服务条款,否则就不会不明白云计算的风险。以百度云为例,其服务条款就明确表示:“鉴于网络服务的特殊性,用户同意百度云服务有权随时变更、中断或终止部分或全部的网络服务。如变更、中断或终止的网络服务属于免费网络服务,百度云服务无需通知用户,也无需对任何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。百度云服务可在任何时候为任何原因变更本服务或删除其部分功能。百度云服务可在任何时候取消或终止对用户的服务。百度云服务取消或终止服务的决定不需要理由或通知用户。一旦服务取消,用户使用本服务的权利立即终止。 一旦本服务取消或终止,用户在本服务中储存的任何信息可能无法恢复。”
尽管从道理上讲,你上传的数据依然属于你本人所有,但事实上我们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: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将失去这些数据。只要我们接受那些服务条款,就意味着同意放弃很多理应拥有的权利。Instagram这款照片分享应用在被Facebook收购后就曾修改服务条款,允许它将用户上传的照片用于广告宣传。更有甚者,基于云端的服务还会蓄意删除文件——如果他们认为用户上传的资料违反规定、服务商准备结束服务,或者只是因为容量以及成本的问题。
更重要的是,当我们的数据被传到云端时,我们甚至再也无法准确判断数据所处的实际位置。与传统的对应物理硬盘存储不同,云计算会利用虚拟化技术和网格计算,将云端的数据进行分割、重组和分配。一个用户的数据可能会根据服务等级不同、访问频率不同以及存放时间不同,而被分配到不同的硬盘、不同的服务器甚至是不同的数据中心里。
就像乘坐飞机存在风险,但是人们为了更便捷的旅行依然会选择它一样;云计算的便利性是每个用户都认可的,即便是可能因此而遭遇风险,人们依然会选择它。只是,云计算需要提供一个明确的安全策略,以及更优秀的风险控制和服务等级分配。也就是说,我们应该做到在使用云计算的同时,尽量做到风险可控、数据可控。
金山云CTO杨钢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就表示:“对于数据丢失的问题,亚马逊的思路是用一种产品对抗所有可能性,而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做定制。要保证数据安全,第一是数据的备份数要足够多,第二是一定要把数据异地备份,因为你要抵抗像地震这样的天灾。这意味着相对来说成本会高一些。另外,我们也要考虑用户需要什么。用户数据其实分很多,有的数据是一点不能出差池的,有的不是。在我们金山云平台上划分了很多个桶,每个桶可以定义安全级别。
如果是需要高级别,它可以增加份数,甚至我们可以增加到十份,他要分布在多少地点,我们都可以按需做到。他也可以用标准版本,性价比高,也有异地备份。用户同时也可以追求价格更便宜,安全性有一定可容忍范围,可以放一些KG级数据、暂时生成的数据。以提供照片相关服务为例,可能原始照片会放到安全性要求高的桶,但缩略图或者照片缩小图就可以放在要求低一点的。开发者可以选择把不同数据放在不同的桶里面,更有弹性,在安全级别与成本之间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均衡。”
除了云服务商提供不同风险级别、不同服务水平的云服务之外,用户也可以选择其他一些辅助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数据安全性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当我们选择使用网络存储空间时,既可以选择纯粹的网络存储,也可以采用本地数据同步,而后者其实就是利用本地硬盘和网络硬盘进行了数据备份,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,都可以通过另一个备份进行数据找回。
对于用户来说,虽然安全风险的担忧也不容忽视,但云计算毕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。但要想让云计算成为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服务,还需要云服务商的自我改良和规范、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、各种新技术新架构的发展以及用户自我安全意识的提升,这些条件缺一不可。